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

玩轉腦朋友

玩轉腦朋友

(刋於 AM730 - 2015年7月29日)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-275017

很少寫影評,也不希望劇透,不過早前看了優先場的《玩轉腦朋友》,認為值得推介給各位讀者觀看,而這卡通電影今年絕對有機會拿下許多電影獎項。故事講述女主角Riley自小就是一個快樂的小女孩,但也像普通少女一樣,到了青春期,性格便開始轉變,剛巧父親因為工作關係要搬到三藩市,因為適應新生活,在電影中她便產生了許多感情、親情及友情上的種種問題。
這部電影最巧妙的,就是利用5個虛擬角色,分別是阿樂(Joy)、阿愁(Sadness)、阿燥(Anger)、阿憎(Disgust)及阿驚(Fear),去代表女主角及所有生物的5種不同性格,而這5種性格在Riley的腦海裏不斷穿梭,產生種種的思想鬥爭,譜出一幕又一幕動人情節。雖然《玩轉腦朋友》是一部卡通電影,但有別於《迷你兵團》,這部卡通電影除了有搞笑情節之外,亦有不少劇情非常催淚,不相信有這麼厲害的效果?便要買戲票入場觀看。  
據說這部電影從籌劃到拍攝完畢足足用了5年,現今的版本也經過多次的修改,劇本也徵詢過很多心理醫生的意見,才達至今日的效果。為人父母,看完這部電影,也會為自己的子女想一想,他們在青春期的時候異常反叛,其實是甚麼原因,而我們應該諒解,循循善誘,而非使用高壓政策迫使他們屈服,最後只會適得其反。強烈建議大家帶同小朋友入場觀看,以產生共鳴。

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

防不勝防的電話騙案

防不勝防的電話騙案

(刋於 AM730 - 2015年7月28日)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-274851

近期有很多市民接到一些不明來歷的電話,例如號稱是中聯辦人員,指事主干犯了刑事案件,要求他將巨額款項存入指定戶口,最後當然是被騙金錢;亦有騙徒冒認速遞公司,致電事主說他寄出的包裹內有假的信用卡,要求事主到某一個網站輸入他的信用卡資料,最後信用卡被盜用去購物;也有人收到從自己電話的來電,好奇之下接聽了電話,騙徒恐嚇事主到一個釣魚網站輸入網上理財的用戶名稱及密碼,最後便被利用資料真的從網上理財轉走了部分積蓄。這類電話騙案,近期與日俱增,究竟發生甚麼事?
更改來電顯示的技術,很多年前在固網電話數碼化之後,便已經出現,不過以往可以更改來電顯示的,都是電訊界內的專業人士,所以用來搞惡作劇的情況比較少。但近年有人將這種技術整合到雲端系統上,然後利用智能手機程式接駁上這類更改來電顯示的程式。這類程式就有如Skype,其實都是採用網路電話(VoIP)的技術,打進一般電話交換機再接駁到固網或手提電話。這些程式除了能改變來電顯示,有些更能改變通話者的聲音,用來惡搞或行騙真是防不勝防。
既然甚麼電話號碼也能冒充,大家在收到這些可疑的來電時,例如999、1000、1823或是你自己的電話號碼時,便要保持警覺,除了不應該隨便透露自己的個人資料之外,最好就是盡快掛線,一了百了。

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

世界停頓

世界停頓

(刋於 AM730 - 2015年7月22日)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-273924

一覺醒來,四周異常安靜,沒有電視節目,沒有汽車響號,今天是幾多號?我突然想不起來,反正我也不是一個很有時間觀念的人。現在是幾點鐘?想也不想便拿起智能手機來看,原來已經是早上十點鐘。但看看手機,沒有新的電郵、沒有新的短訊,好像連網站也連接不了,更遑論各大社交媒體。檢查Wi-Fi路由器、寬頻上網Modem,操作正常,但就是無法連接互聯網。拿起手提電話,沒有訊號,開啟電視,也好像沒有訊號,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呢?

大家可能認為這種情節不太可能會發生,但大家試想像這個情景,因為大家日常太過依賴互聯網,已經達到我們不能察覺的地步,萬一網絡發生故障,或者被攻擊,互聯網失去了功效,很多網絡也會停頓。你可能說很多網絡也是靠內聯網運作,但如果這些網絡故障是因為某些數據中心或大型交換機被攻擊,那麼互聯網及內聯網也同樣不能運作,骨牌效應會令很多意想不到的災難發生。

危言聳聽?居安思危也。想想沒有互聯網,我們的生活要怎樣過?當然九十年代之前,我們也是活在沒有互聯網的世界,並沒有甚麼事情發生,但現今社會,因為大眾太過依賴資訊科技,一旦出了甚麼問題,人類便會變得不知所措,恐慌也會接踵而來。或許我們應該快點去參加Internet Detox之旅,盡快體驗一下沒有互聯網的滋味。

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

傳媒的寒冬

傳媒的寒冬

(刋於 AM730 - 2015年7月21日)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-273741

是事有湊巧,還是早有預兆,上星期接二連三地,有傳媒倒閉或裁員。首先是創辦至今56年的《新報》,因為長期處於虧蝕狀態,決定正式停刊。接着是有76年歷史的《成報》,因為母公司被法庭下令清盤,令到印刷受阻延,而這財政上的問題亦變了《成報》頭上的一把刀。然後《壹週刊》及《忽然1周》因為經營環境困難,需將《壹週刊》合併《飲食男女》及《Me!》,並大幅裁員,甚至有傳最後有機會要結束平面業務轉戰網媒。好歹自己也是半個傳媒人,一個星期內聽到這麼多壞消息,心裏萬分難過。

普遍認為,現今傳統傳媒出現財政問題,是因為讀者都轉向使用網上或手機閱讀新聞,廣告客戶的消費模式也隨之而變,這正是傳統媒體邁向新媒體的範式轉移。但新媒體是否遍地黃金?看看「立場新聞」、「852郵報」等等仍然在艱苦作戰,就會明白新媒體也是「有苦自己知」。去年因為政改及雨傘運動催生了許多新媒體,但當熱情冷卻後,才發現原來這片網上空間,一時三刻未必可以容納這麼多初生嬰兒,所以在創辦或轉型新媒體之前,要「停一停,諗一諗」,到底自己在新傳媒的定位是甚麼,對手是誰,有甚麼優點和缺點,才作進一步的行動。在網上世界,「吸睛」的報道固然重要,但如《壹週刊》般有深度的採訪,其實一樣大有市場。各位傳媒朋友請不要氣餒,自強不息定能闖出一片新天地。

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

是誰將香港撕裂?

是誰將香港撕裂?

(刋於 AM730 - 2015年7月15日)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-272984

從2012年開始,政府已經三度把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的議案放上立法會等候審核,最後都無功而還,其實創新及科技局的成立是為着全港利益出發,為何會屢遭滑鐵盧呢?
連最迫切的政制改革方案,也被立法會以「大比數否決」,除了因為政改方案完全沒有做好諮詢,被否決是意料中事,但更令人心寒的是,有心人在過程中肆意挑撥離間,最終令到香港人心撕裂,身為香港人,感到萬分無奈。
我前後寫了幾篇文章,表明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的益處,科技本無罪,但先旨聲明,如果有人利用成立創新及科技局,作為政治籌碼去打壓異己,我便絕不苟同。據聞有政府官員積極約見泛民議員講解成立創科局的細節,泛民議員亦已經向政府釋出善意,但政府卻突然要求財委會在本月加開會議,強行闖關,惹來泛民議員的反感,所為何事?
大家還記得香港電視網絡申請免費電視牌照被拒絕,觸發逾十萬人上街支持發牌給香港電視?多方面證據顯示,香港電視無論於顧問報告或通訊辦方面都已經過關,只是行政會議執意不發牌給港視,政府常說「急市民所急」,但在香港電視這個問題上從沒有正面回應市民訴求,王維基先生近日已經公開說過香港電視業是「無得做」,何其悲觀。誰人在挑撥離間,撩事鬥非,香港市民看得一清二楚。

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

讓事實說話

讓事實說話

(刋於 AM730 - 2015年7月14日)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-272689

在資訊爆棚的年代,除了傳統媒體,還有網上媒體、社交媒體、網上群組等等的導體,將新聞資訊及其他訊息傳送開去,資訊越多,讀者及觀眾便愈難從新聞及資訊中得知事實的真偽。過往也有傳媒偏頗地報道新聞,將是寫成非、白寫成黑,指鹿為馬的情況日益嚴重,作為一個小市民,如何自處?

最近有一個香港的眾籌(Crowdfunding)項目,希望成立一間香港的通訊社(FactWire),簡介內說因為現在的主流媒體和網媒,花太多時間爭奪煽情故事及忙於更新即時新聞,以滿足廣告客戶渴求的點擊率,所以希望能通過調查和分析大數據去揭露重大新聞背後的各種事實,讓公眾從事實中理解真相。

甚麼是通訊社?一般的通訊社是為了向報紙、雜誌、電台及電視台提供新聞而建立的組織。 通訊社一般是只售賣新聞的公司,或與其他分享新聞資源的報紙合作的寫作機構,但多數不會參與出版事業。

主流傳媒其實也有很多新聞工作者,每天在研究一些專題報道,也會嘗試測試或以數據去證明一些事實。但有些新聞除了本質相當複雜,政治上亦非常敏感,傳媒可能因為政治取向,便連碰也不敢碰某些類型的新聞。財政及管理獨立的通訊社,在發掘事實及報道重大新聞的背後,便沒有了這個包袱,不用因為任何原因而妥協或改變報道。我期望FactWire最後能集資成功,為我們送上更可靠及有力的新聞資訊。

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

永遠的愛麗斯

永遠的愛麗斯

(刋於 AM730 - 2015年7月8日)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-271818

因為工作繁忙關係,近日才在飛機上第一次觀賞由茱莉安摩亞主演的《Still Alice》(永遠的愛麗斯),講述一個語言學教授患上了腦退化症(學名為阿茲海默症)。本來聰明能幹、能言善辯的她,得知自己患上這個病之後,再加上家人的不體諒,令她計劃當失去記憶到達一定程度之後,便會了結餘生。憑着茱莉安摩亞的精湛演技,這部戲獲得很多國際獎項,包括朱莉安本身也取得了幾個影后獎座。看着她扮演腦退化症病人,記憶慢慢、慢慢地消退,勾起家父(也是腦退化症患者)與這病症搏鬥了十幾年的片段,實在感觸良多。其實這些病人記憶慢慢消退,就好像我們電腦內的硬碟,開始有Bad Sectors出現,因為這是硬件的故障,一旦開始了便幾乎無法修補,更會逐步惡化,直至硬碟完全不能使用為止。出現了Bad Sectors的硬碟,幾乎已經注定要報銷,不過腦退化症的患者,幸運地病況可能有機會穩定下來。

電影中也有提及過,智商越高的人,患上腦退化症的機會也會增大,就好像一部電腦被人每天都在重複使用,令到硬碟及電腦本身嚴重操勞及受損,失去了大部分的機能。其實戲中的主角曾經想過要令自己安樂死,但令腦退化症病人最無奈的是,就是連尋死的意志和方法也可能會忘掉,其實主角也曾經希望積極去面對人生,真的是造物弄人。

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

漫遊數據上網陷阱

漫遊數據上網陷阱

(刋於 AM730 - 2015年7月7日)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-271626

經常有用戶投訴,在外地使用漫遊數據上網時,回到香港後收到震撼帳單,金額由幾千至數萬元不等。我經常在訪問及專欄提醒用戶,在外地使用漫遊上網,因為每KB收費昂貴,應該在出外旅遊前,預先申請漫遊日費計劃,或到當地電訊商購買SIM卡上網,也可以在香港租4G/3G Wi-Fi路由器(俗稱Wi-Fi蛋),以防因漫遊數據過多而收到昂貴的震撼帳單。
 
但就算使用Wi-Fi上網,用戶也要非常小心,舉個例,如果閣下在利用酒店的Wi-Fi上網,但因為Wi-Fi訊號不穩定,智能手機有可能會跳回4G/3G網絡以漫遊數據上網;又如果大家利用Wi-Fi蛋上網的話,Wi-Fi蛋電池耗盡了,手機也有可能跳回流動網絡以漫遊數據上網。如果大家沒有留意手機在使用甚麼網絡上網的話,就有機會要付漫遊數據費用,所以在正常情況之下,大家應該將手機內的漫遊數據服務關上,直到有需要的情況之下才開啟,而如果大家要使用漫遊數據的話,就應該申請漫遊日費計劃,以策萬全。
 
現今有太多的手機程式需要用數據上網,這不單只是電郵、新聞、瀏覽器、短訊程式、地圖及社交媒體等,很多免費程式或遊戲中所需要看的廣告,如果含有短片的話,數據使用量便會更多,所以在海外使用智能手機時,要留意所用的程式。很多漫遊服務計劃是有數據上限的,到達上限之後服務便會受阻,要小心謹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