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

世界通訊大會2016

世界通訊大會2016

(刋於 AM730 - 2016年2月26日)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-303351

全球規模最大的通訊器材及業務展覽,世界通訊大會(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6)本星期又在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行。打頭陣的是韓國孖寶(其實是死對頭),先說三星(Samsung)在星期日晚舉行的記者招待會,推出全新的旗艦機種S7系列,外形跟上一代S6相似,但順應民意加入IP68防水及Micro SD卡槽,而且相機鏡頭光圈提升至f/1.7,幾乎連肉眼看不見的都影到。
S7採用Samsung Exynos 8890,而S7 Edge採用Qualcomm SnapDragon 820,重點除了CPU速度快之外,就連GPU速度亦加快,處理VR影像時會更得心應手,全新液態冷卻系統正好為CPU過熱時降溫,非常實用。
S7發布會的高潮,就是Facebook教主朱克伯格(Mark Zuckerberg)突然現身撐場,除了談及Facebook及Samsung在VR上的合作外,又提及Facebook將會推出Social VR App,利用Samsung剛推出的Gear 360便可以拍攝VR影像,然後放上Facebook分享。日後有甚麼演唱會,或者玩過山車、揸小型賽車或飛機,也可以用Gear 360拍攝VR Live,喜愛拍Live直播的潮人們,肯定不會放過利用Gear 360做Facebook VR直播。


LG G5加入B&O模組
LG亦在同日下午推出全新的旗艦智能手機G5,外觀及設計看來有點平庸,但原來在手機下方的位置可以拆出組件來,除了可以更換電池外,更可以加入不同的模組去增強功能,例如有加強音響效果的B&O模組、加強拍攝效果的攝影模組與及用作虛擬實境的VR模組。這種使用模組的智能手機,除了令我想起Google Project Ara的概念模組手機之外,也令我想起多年前的HandSpring電子手帳。但G5使用模組之後,手機便不能防水,這種取捨真是見仁見智。Sony也有推出全新的Xperia X Series,從規格及定價而言,應該是走中檔高性價比路線,與一眾國產手機再度背水一戰。

Huawei、Samsung
齊出Windows 10平板
Microsoft Surface Pro的成功,「啟發」了很多廠商,華為(Huawei)在MWC推出的Mate Book,便是首台自家製造的Windows 10平板電腦,主打商業市場,採用Intel Core m7 CPU、4GB/8GB SD Ram、128/256/512GB SSD、12吋 2K IPS TFT LCD螢幕,金屬機身,但重量只有640g,看來十分吸引。Samsung也有展示早前推出的Windows 10平板電腦Galaxy TabPro S,採用12吋AMOLED顯示屏,已內置LTE Cat 6 modem,最高網速為300Mbps,非常適合經常出差,需要流動工作的行政人員。
在家中或公司上網害怕被黑客攻擊?F-Secure推出了加密路由器Sense,不論是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、手提電腦、智能電視及任何智能裝置上網,不論是用有線或無線連接都會加密連線,以免受到黑客攻擊。


VR世代來臨
今年在MWC推出的新手機並不多,反而可以找到一大堆VR裝置,從Samsung到LG、Acer、HTC以至Nokia都有,各適其適,大家要準備迎接VR世代的來臨。
說起Nokia,不斷有傳聞說會再出智能手機,在展覽現場就未見手機蹤影,卻大力催谷下一代的流動通訊5G技術。除了頻寬及速度比4G更快之外,網絡時延(network latency)的速度也比4G大幅縮減,由以往4G的幾百個微秒(ms)進展至5G的幾個微秒。減少網絡時延可以推動更多不同需要的實時科技,例如實時交通管制,因為分秒不能差,不然就會引發嚴重的交通事故;也可以用作現場直播,那麼大家以後用手機看直播節目時,就不會時常說Delay No More 了。

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

超級討論群組

超級討論群組

(刋於 AM730 - 2016年2月17日)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-302169

社交媒體流行多年,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。如果覺得在社交媒體上留言,太過公開的話,其實以往已經有人在WhatsApp開啟私人群組,然後討論不同的話題,這些群組當然包括家庭討論、公司事務討論、課題討論、八卦話題等等。香港最多人用的WhatsApp,以往一個群組只能最多加至100人,早前就將上限提升,現在已經可以容納256人。但如果閣下有用開Telegram,一般Telegram群組已經能夠容納200人,而到達200人極限之後,就能升級為超級群組(Supergroup),最多可以容納一千人,遇着有重大事故的時候,一人一句,有多熱鬧,可想而知。而且Telegram更可以利用互聯網連結邀請其他人加入群組,大大增加邀請的效率,又可以在其他社交媒體「搶客」。
但如果大家是「被加入」群組討論,又覺得有太多訊息在傳送,而且智能手機耗電量大增的話,除了選擇退出群組之外,亦可以將該群組通知轉成靜音,那便可以繼續在群組內參與留言,或者觀看他人的訊息,而且也可以減低智能手機的耗電量。除了WhatsApp及Telegram之外,還有Line、WeChat、Skype、Viber、Google Hangout和Imo等等,有些甚至乎支援網絡語音通話、視像會議、群組語音對話等等,總之是各有特色,任君選擇。不過有人亦認為,現今的人太過依賴手機即時傳訊,人與人之間好像已經不懂面對面溝通了,是嗎?

互聯網的摧毁力

互聯網的摧毁力

(刋於 AM730 - 2016年2月16日)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-302001

農曆新年前,大家還在熱烘烘地討論亞洲電視會否結業,與及銅鑼灣書店事件等等,怎料年初二旺角一場騷亂,被外國媒體改了一個極諷刺的名字:「魚蛋革命」,就將全香港的目光轉移過來了。年初一當晚至年初二的凌晨,除了在不同電視台的直播中看到現場情況及部分事發經過之外,也有很多身在現場的市民利用社交媒體及即時通訊軟件互通消息,甚至有人用手機直播現場實況。這些現象在以前的社會運動中並不罕見,但經過上次有市民因佔中被捕的教訓之後,很多參與者也「學乖」了,盡量利用手機拍攝現場情況,用來紀錄自己或朋友的一舉一動,日後可以在法庭上以此舉證,為自己或朋友洗脫罪名,不過近日警方亦考慮採用隨身錄影機搜證,值得留意。事發當日正值農曆新年假期,很多紙媒沒有印報,也緊急召喚記者即晚到場採訪,以發布即時新聞,這種爭分奪秒的情況以前也比較少有。
我曾經不止一次指出,互聯網令這個世界更加透明,也改變了很多事情,但是「針無兩頭利」,消息加快流通,卻會造成不同的效果。在社交媒體的「篩選」後,一般用戶不期然只會與志趣相投的朋友溝通,久而久之,大家便只會活在自己理念的世界內,只能聽到相近的意見,很少會與其他的朋友「見面」,加速社會的兩極化。今次事件後網上輿論的兩極化,比佔中還要厲害上十倍,我視之為一個虛擬的警號。無論如何,今次很多香港人像在舊傷口上被灑上鹽一樣的痛,大家亦更加為香港感到難過,如何走出這個困局?

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

自動化駕駛的未來

自動化駕駛的未來

(刋於 AM730 - 2016年2月3日)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-300967

Tesla創辦人Elon Musk上周來港,在不同場合談及他的創業心得,他先後創辦了X.com(PayPal的前身)、Space X(商業太空運輸公司)、與及電動車先驅Tesla Motors,說他是一個成功的創業家,應該是毋庸置疑。Tesla電動車近年在香港雖然大行其道,但早前也遭遇了一點挫折。事緣Tesla 去年在汽車升級軟體時,加入自動駕駛(Autopilot)功能,這個系統懂得自動導航、爬頭、切線、盲點提示、緊急煞車、打燈減速及自動泊車等,可能Autopilot字面上令人誤會,有車主用Autopilot駕駛時嘗試雙手離開軚盤,差點釀成意外。運輸署很快便着令要求Tesla及車主為汽車回復舊軟體,停止在香港街道上使用自動駕駛功能。今次Elon Musk來港期間,說過15年來所有新車均可以自動駕駛,應該是順帶要給香港政府一點壓力,令這個自動駕駛系統能夠在香港重生。 

其實現在的汽車已經有很多自動化系統,包括自動泊車、巡航系統與及自動煞車系統等。一些車廠例如Mercedes Benz的自動化煞車系統(Distronic Plus),能夠偵測前車距離,並可以在安全距離下煞車,在外國已經非常流行,但在香港因為某些原因而未有在香港推出(當中包括無線電頻率的問題),但各政府部門可否積極面對市場轉變,解決問題而不是墨守成規?
現在的自動化駕駛系統,除了利用GPS定位之外,也有採用360度鏡頭收集道路及環境數據,汽車電腦利用人工智能,分辨出道路上的每件事物,從而模擬真人駕駛的反應。也有利用Connected Car(聯網汽車)技術,令到路上的每一部汽車也能互相通訊,從而向其他車輛發出警告,避免意外發生。政府經常說要將香港變成一個智慧城市,但如果運輸條例仍然這麼落後,執法這麼保守,那便難成大器了。

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

查找不足

查找不足

(刋於 AM730 - 2016年2月2日)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column-300793

上星期香港經歷了60年一遇的大寒流,罕見地出現零度低溫,早前有外國天氣網站預報香港可能會有降雪現象,令到大量香港市民也為之雀躍,希望在香港一睹雪景。很多香港人在外地可能已經看過雪景,但未必會知道嚴寒天氣對社會帶來的災害,但如果在嚴寒地方生活過的人,反而會對落雪的天氣嗤之以鼻。
意外往往是很多的巧合,極嚴寒天氣,遇上天文台天氣預報有落差,令行山比賽的主辦單位可能低估了天氣。路面冰封,令行人甚至到來搶救的消防人員也紛紛滑倒在地上,甚至有車輛可能因為路面結冰而衝下山坡,險象橫生,加上大量市民步行或駕車到各山頂觀看結霜,結果有行山人士及比賽運動員被困山上,花了兩天才能拯救所有人。
今次事件,給各主辦戶外活動單位上了一課,在極度惡劣天氣下,應該盡快腰斬賽事,而且也要事先做好通報機制,好讓選手及義工能盡快安全離開。消防處的裝備似乎有不足,也應該抓緊這個機會,向政府申請撥款,加添應付嚴寒天氣的搜救工具,因為嚴寒的天氣將會在香港再次出現。也有媒體報道天文台解說為何今次的天氣預報不準確,亦有媒體找來前天文台高官,叫大家不要輕信外國天氣網站的預報,但今次正正就是外國的天氣預報比香港天文台更勝一籌。我認為現在不是推卸責任的時候,天文台應該吸取教訓,查找不足,研究如何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度。我跟一般市民一樣,不是天文專家,但天氣預報準確與否,可以涉及很多人命傷亡,請有關當局萬事以市民安全為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