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電競行業的前景
(刊於 AM730
- 2017年8月8日)
繼金融科技和初創企業後,近期「電子競技」又被政府及傳媒炒作得熱烘烘,到底這個市場的潛力有多大,是否可以助香港經濟一把?首先大家要明白,電競運動的產業鏈覆蓋面非常大,包括電腦硬件、軟件和平台,還有表演場地及直播節目等,再加上其他廣告收益等。電競本身不是一種運動,但已經被2022年亞洲運動會納入為正規比賽項目,前途無可限量。
不過,到底香港政府是否知道如何支持香港的電競行業?上星期,香港旅發局舉辦的香港電競音樂節,原定在中環新海濱舉行,後來說有鑑於天氣不穩定,最後移師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,不知道最初是誰決定大熱天時在露天地方舉行電競比賽,就算選手不怕熱,但電腦都可能會過熱,差點鬧出一個國際電競大笑話。
有香港專業電競選手指出,香港政府對電競產業的支援不足,電競選手的黃金年齡約在20至25歲,30歲後已經要退休,但在外地可以繼續做電競比賽評述員或職業電競教練等,在香港因為配套不足,電競選手退休後可能就會無以為繼。同樣事情一早已經發生在香港的運動員身上,所以電競選手有同一遭遇,不足為奇。香港電競事業現在究竟是哪一個政府部門負責?為何電競音樂節變成一個旅遊項目,希望可以招徠遊客,而不是一個體育項目?
香港電競事業還是在起步階段,就算香港政府需要投資,也應該按部就班,現在可以先成立一個專責部門,舉辦本地電競聯賽及引入國際比賽,以推動電競行業在本地發展,中長線亦可以推動電競軟硬件及平台發展。雖然香港資源有限,但應該支援更多不同的經濟產業,才能與其他對手一較高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